村网通总站 马吕村 163471.nync.com 欢迎您!
近期,多地新冠疫情反复,不少儿童青少年只好“宅”在家里,除了上网课、复习功课,其余时间大多与电子产品为伴,这很容易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,也会导致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。那么,疫情期间,家长如何在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的同时,帮助孩子增强心理“免疫力”?
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,由于孩子年龄较小,尚不能正确认识疫情的发展情况。作为家长,应该尽量保持孩子的正确作息规律,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。充足的睡眠及有规律的作息,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的情绪平稳。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,可以通过一些亲子游戏舒缓孩子的情绪。比如,通过一些连环画等容易理解的形式,向孩子解释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知识。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传播错误的信息,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。同时,可以适当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,通过唱歌、跳舞、绘画等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。
对于中小学生来说,孩子已经能比较容易理解疫情的发生及进展情况,作为家长,可以积极地向孩子讲授正确的防护知识,如日常洗手清洁等,在教授孩子正确知识的同时,给孩子温暖和力量,同时合理安排孩子生活及学习的时间,疫情期间也要让孩子规律生活。
具体来说,可以做到如下几点:
保持健康生活方式
做好个人清洁卫生
在疫情期间,遵照少出门、戴口罩、勤洗手的原则,保持个人和居家的清洁卫生。要保持作息规律,保证孩子充足睡眠,合理膳食,均衡营养,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。
坦然面对孩子的情绪变化
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
在疫情压力下,孩子们可能会出现焦虑、恐慌、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。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,是机体自我保护的表现。越是压抑和否认,就越是容易被情绪支配。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,不要过于敏感和紧张,也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。一方面,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;另一方面,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的游戏,特别是一些大笑的游戏,如枕头大战,还可以准备一个垃圾桶,跟孩子一起把不开心的事情写或画在小纸条上,然后把代表“不开心”的小纸条扔进垃圾桶,这样坏情绪就被“处理”掉了。要教会孩子,只有积极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们才能更好地对情绪进行调节。
科学看待疫情防控
学习情绪调整方法
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、相关科学知识及疫情防控措施,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,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。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,如“深呼吸放松法”“肌肉放松法”等来维持情绪稳定,也可以通过运动、音乐、倾诉来转移注意力,增加积极体验。
开展运动锻炼
保持良好身体状态
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条件,自主选择活动方式,每天开展一小时左右的运动锻炼,如进行垫上俯卧撑、仰卧起坐、平板支撑,还可以跳健身操、转呼啦圈、踢毽子等。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,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,而且能促进大脑活动,既健身又悦心。
密切亲友互动交流
做到隔离不隔心
在家里可以利用电话、短信、微信等线上沟通平台与同学交流、与亲友保持联系。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孤独感,也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,并增进情谊。
培养新兴趣、新爱好
让生活变得丰富起来
鼓励孩子列出平日里一直想做但又没时间做的事情,比如烹饪、学乐器、绘画、阅读、养植物等,制作成“愿望清单”,按照优先级实现愿望。还可以根据老师的推荐,与孩子一起选择课外读物、视频资源、电视节目等,利用网络平台在知识海洋中遨游,让“宅”在家中的时间成为储藏知识的好时光。
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
做到合理有度
孩子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适当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,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,也不能影响正常作息。可以同孩子一起约束双方每天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、时长等,共同遵守你们制定的规则,互相监督。
鼓励孩子与父母积极沟通
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
借助“宅”家的时机,充分与孩子进行沟通,增进亲子关系和感情。鼓励孩子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如打扫卫生、整理房间、洗衣做饭等,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,帮助家长减轻负担。
科学看待疫情防控,调整心态,积极应对,我们终将战胜疫情。